.jpg)
圖/臺南市政府
臺南攜手企業共度關稅挑戰,經發局三大行動助力產業轉型與成長
發布日期:8/3/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王秉程 整理報導
美東時間7月31日,美國宣布針對臺灣實施20%「暫時性稅率」的對等關稅,並爭取依據第232條款獲得優惠待遇。
面對此一挑戰,臺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迅速啟動三大應變策略,攜手南臺灣產業,共同化解關稅壓力,守護地方經濟的穩健成長。
臺南市長黃偉哲熱情表示,市府將全力關注受到美國對等關稅影響的產業,積極提供多方協助,包含中央及地方的貸款融資支持,並輔導企業申請研發補助。
同時,努力幫助業者拓展多元國際市場,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讓臺南產業更加韌性十足,迎向更光明的未來。
(圖/臺南市政府)
經發局局長張婷媛指出,經發局已設計三大應對方案,全方位守護在地產業,助企業安然度過關稅風暴。
第一,「雙重輔導方案即刻啟動」:配合經濟部補助政策,針對中小微企業受關稅衝擊的貸款進行加碼支持。
凡通過中央審核的廠商,貸款額度250萬元以內,中央貸款利率從2.22%調降至1.5%,臺南市府再補貼剩餘0.72%利率,預計協助約350家企業減輕資金負擔。
此外,亦積極輔導企業申請地方型SBIR創新研發計畫,鼓勵企業開發高附加價值產品,提升競爭力與獲利空間。
此舉助力企業停損調整、勇敢轉型,共同挺過逆境。
第二,「多元市場拓展,擺脫依賴風險」:經發局補助南市企業參與國際展覽。
特別拓展東協、印度、歐洲等新興市場;結合經濟部跨國行銷資源,透過外貿協會及國際商會,建立海外市場銜接平台,加強出口韌性,讓企業在全球舞台上發光發熱。
第三,「長期策略,推動美國自由貿易區(FTZ)設廠」:協助本地中小企業組成產業聯盟,配合中央政策媒合資源,評估赴美設立代工廠的可行性。
(圖/臺南市政府)
利用自由貿易區加工組裝優勢,企業可免受20%關稅壓力,降低投資門檻與風險,開創實質轉型契機。
張婷媛局長補充說明,雖然美國此次對臺灣課徵的20%關稅屬於「暫時性稅率」,且受衝擊最明顯的為機械設備製造業,該產業主要競爭對手為日本。
臺南的傳統機械設備因具替代性,短期關稅上升5%仍帶來壓力。
經發局將持續推動企業研發分散市場,積極協助業者參與國際展銷,並配合中央政策,提供匯率避險相關課程與專業媒合服務。
透過銀行與外貿協會的免費避險工具培訓,為臺南中小微企業建立堅實保護網。
臺南市府深信,只要攜手合作,善用各項資源與政策支持,南部產業一定能化危機為轉機,展現強勁經濟實力,迎向更加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