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圖/臺北市政府
AI 在台北、台北向前:蔣萬安領「智慧治理」獎,攜手產官學把便民服務做得更快更暖
發布日期:8/15/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張儷寶 整理報導
臺北市長蔣萬安 8/14 代表市府接受《財訊》「2025 智慧城市卓越貢獻獎—智慧治理」肯定。
他在致詞中分享臺北把人工智慧導入市政的進展,特別以 1999 市民熱線為例。
展現「科技增速、服務增溫」的城市治理新樣貌,同時也向在場產官學夥伴發出合作邀請,讓好點子更快落地,市民更有感。
(圖/臺北市政府)
一起把城市變更好:不是政府單打獨鬥
蔣萬安表示,智慧城市需要 政府 × 產業 × 學界 × 市民共同投入。臺北正以「兩大引擎」推動城市升級:
- 引擎一|新創動能:打造「創業家友善城市」,吸引優秀人才與團隊在台北實驗與成長。
- 引擎二|AI 驅動:以 AI 為底座建構 Smart City,把資料、流程與服務串起來,讓治理更有效率也更貼心。
三個方向,讓 AI 真正進市政
- 立典章:已於去年 10 月發布《臺北市政府使用人工智慧作業指引》,提供明確規範,鼓勵同仁安心用、用得對,避免誤踩紅線。
- 奠根基:與 北科大、聯發科共同投入繁體中文大型語言模型合作,強化本土語言理解與應用。
- 促落地:資訊局規劃 五年 10 億元「智慧城市創新競爭型預算」,開放各機關提案並結合民間資源,把 AI 用在真正影響市民的場景裡。
(圖/臺北市政府)
便民實例:1999 熱線更快、更準、更有溫度
傳統 1999 服務需經「接聽 → 釐清 → 紀錄 → 搜尋」等多步驟;導入 AI 後,來電內容即時語音轉文字。
快速形成系統提示(prompt)並產出建議答案,話務人員能把流程縮短為「清楚回覆」這一步。
這項服務 已上線運作,未來將持續優化模型與流程,讓每一通電話都更有效率、每一位市民都被好好聽見。
持續前進:AI is in Taipei, TAIPEI
市府將持續吸引國際一流企業與人才加入,也期待與得獎團隊及產學界深化合作,把更多創新應用帶進交通、環境、照護等面向。
用資料驅動、以人為本,讓臺北成為 更聰明、更溫暖的生活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