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行人庇護島撞車事故頻傳
發布日期:2/17/2024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高雄市政府近期在全市大型路口陸續設置了60座行人庇護島,旨在提升行人穿越馬路的安全性,然而,這些庇護島的設計卻引起了爭議。
一些駕駛抱怨認為設計不良,容易造成意外碰撞,被形容為「陷阱」,在高雄市小港區的一個路口,僅一個月內就發生了至少3起事故,民眾批評行人庇護島設計太低,不易被注意到。
高雄市交通局表示,將與工務局進行會勘,以優化庇護島的設計,該局解釋,目前行人庇護島的設計沒有一定的標準,多半是根據路型進行微調。
一般來說,國外的設計可能會採用水滴型,而國內的島體通常是2、30公分高,他們提醒駕駛注意,庇護島是為了提供行人穿越路口的緩衝,並導引人車保持距離。
{{AD}}
此外,高雄市交通局表示,庇護島設有轉彎導引線和反光標誌,以及黃黑斜紋,主要目的是提供行人安全穿越路口的引導。
高雄市行人路權促進會理事長林于凱指出,在國外,通常會在庇護島底部加裝反光標誌,提醒駕駛注意。
至於駕駛撞上庇護島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駕駛未按照規定停在路口中心位置等待,而是在其他位置等待,造成意外發生,他認為,修正駕駛的行為習慣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