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圖/新北市動保處
【葡小龜回家了!】新北攜手保育團隊成功野放欖蠵龜,重返大海展開新旅程
發布日期:5/14/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在一片蔚藍海天之下,一隻名為「葡小龜」的欖蠵龜終於踏上回家的旅程。
牠在去年7月於萬里沙灘擱淺,歷經10個月的細心治療與復健,終於在今日(14日)恢復健康,順利由新北市政府動保處聯合中華鯨豚協會。
海洋委員會海保署,以及專業船隊搭乘50噸「鉅隆號」漁船出海野放,正式重返熟悉的大海懷抱。
(圖/新北市動保處)
民眾熱心通報 援手讓牠重生
葡小龜於113年7月6日被熱心民眾發現,當時牠虛弱地趴伏在萬里沙灘的槳板上。
經中華鯨豚協會緊急檢查後,發現牠因營養不良導致體力不足,必須透過鼻胃管灌食補充能量。
隨著身體狀況逐漸穩定,牠進入長達290天的復健期,透過淺水池與漂浮輔具幫助牠休息,並漸進式訓練其游泳與潛水能力,期間也進行多次血檢與理學評估。
終於,牠成功通過野放前的健康檢查,迎來重返大自然的那一天。
科學輔助追蹤 打造完整保育機制
由於欖蠵龜在成長階段處於「大洋漂流期」的個體十分罕見,海保署特別在葡小龜身上裝設追蹤發報器。
未來將可持續掌握牠的行蹤與遷徙動態,作為未來保育與研究的重要依據。
本次野放地點亦經過精心挑選,特別選擇有大量浮游海藻床的外海環境,避免牠在沿岸消耗過多體力,提升存活機會。
(圖/新北市動保處)
救援不孤單 民間與政府攜手同行
新北市政府動保處表示,隨著社會對生態保育的意識提升,過去一年通報鯨豚與海龜擱淺的案例亦日漸增加。
113年度共接獲17件鯨豚通報(其中2隻成功野放)、50隻海龜(含8隻活體);114年截至3月,共通報4隻鯨豚及15隻海龜,其中1隻為活體但送達當日即死亡。
為提升救援效率,動保處與「海隆一號工作室」合作,啟用多艘專業船舶協助海上救援與野放任務,範圍涵蓋整個新北市海岸線,成為守護海洋生命的重要後盾。
發現擱淺怎麼辦?小小行動 大大守護
新北市為臺灣本島最北端,三面環海,自然生態資源豐富,時常可見如小虎鯨、瓶鼻海豚、瓜頭鯨、綠蠵龜等珍貴海洋動物蹤跡。
動保處也特別提醒民眾,若發現鯨豚或海龜擱淺,請保持安靜、避免圍觀,可立即撥打 118(海巡署)或 1999市民專線。
通報進入「海洋保育類動物救援系統」,透過公私合作迅速啟動評估與救援流程,讓每一條海洋生命都有機會獲得即時幫助。
(圖/新北市動保處)
一起守護海洋生命的未來
葡小龜的康復與野放,是無數人默默守護與專業努力的成果。
每一次救援,都是對生命的尊重與對大自然的承諾。
新北市政府將持續與相關單位攜手合作,透過完善的救援網絡與市民參與力量,共同為海洋動物建構更安全的生活環境,也讓這片蔚藍之海永續綻放生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