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圖/臺北市政府
棕熊「小喬」進入安寧照護評估期
發布日期:8/9/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年3月,小喬在鼠蹊部破裂的乳腺腫瘤完成切除手術;術中及後續檢查顯示肺部已有轉移,而且較去年的影像變化更顯著。
最近牠出現呼吸較急促、精神與食慾下降的情形,照養與醫療團隊也注意到左下腹皮膚有局部脫毛與紅腫,不排除腫瘤復發的可能。
團隊目前依症狀加強評估,並以舒適照護與疼痛管理為優先。
(圖/臺北市政府)
高齡、炎夏與友善場域
推估已24歲的小喬,是2006年自馬戲團被棄養後,經政府查緝沒入來到動物園的住民。
園區長年為棕熊設置大型水池、瀑布、遮蔭與草地,並開放牠自由進出室內冷房降溫。
即便如此,老齡或生病個體的代謝與散熱效能會下降,夏季高溫更容易造成熱緊迫(heat stress)。
因此團隊每日加強監測環境溫濕度,調整活動時段與食物安排,讓小喬以最省力、最舒服的方式度過暑天。
醫療歷程與復原里程碑
2023年,小喬首次被診斷出乳腺腫瘤並立即手術;2024年的定期追蹤發現肺部出現轉移灶。
2025年3月,鼠蹊部再度出現轉移腫塊並破裂,醫療團隊完成第二次腫瘤切除與清創處置。
經歷約1個半月的細緻照護後,小喬度過了關鍵恢復期,體重從術前的120多公斤回升至約150公斤,游泳、挖土、探索等自然行為也逐步回到日常。
這段路不容易,但每一個穩定的日子,都是大家共同的勇氣。
(圖/臺北市政府)
近期觀察與下一步檢查
近幾日,小喬出現喘促、活力下降與食慾不佳的變化。
為了更精準掌握健康狀態,團隊將安排進一步的生理與影像檢查,包含:
- 生命徵象與疼痛評估(呼吸頻率、心率、體溫、活動意願、進食量紀錄)。
- 影像學檢查(必要時進行X光、超音波或電腦斷層),評估肺部與腹部病灶變化。
- 皮膚病灶處置(無菌清潔、局部消炎與追蹤),釐清是復發或其他皮膚問題。
- 檢查結果將作為動物福祉評估與後續決策的重要依據,確保治療選項與照護強度皆以小喬的舒適與安全為先。
讓日子有暖意:我們能為小喬做的事
在不打擾的前提下,小喬仍會依身體感受選擇活動:想泡水就泡水,想休息就休息。
遊客朋友若在活動場邊相遇,謝謝您用「安靜觀賞、不拍打圍欄、不追逐、不餵食」來當牠的後盾。
每一次溫柔的互動,都是支持牠面對治療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