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圖/臺北市政府
巨嘴鳥與樹獺成為新室友!臺北市立動物園打造跨物種的和諧共享空間
發布日期:9/6/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臺北市立動物園穿山甲館(熱帶雨林室內館)在今年 6 月下旬閉園期間進行場域優化,特別為 大巨嘴鳥 翻新了活動場。
新設置的枝幹、藤蔓與仿木棲架,不僅豐富環境結構。
也迎來了一段新鮮的「室友關係」──二趾樹獺「蘇珊」(雌)與「葉橙」(雄)正式與大巨嘴鳥同住,開啟跨物種的共同生活新篇章。
這樣的安排不僅拓展了動物活動空間,也讓牠們享受多樣化的感官刺激與混群生活體驗。
(圖/臺北市政府)
互動觀察:鳥與獸的奇妙日常
走進穿山甲館,原本就能看見 3 隻二趾樹獺在林間悠閒活動。
隨著「蘇珊」與「葉橙」入住大巨嘴鳥的場域,保育員觀察到一段有趣的場景:原本在館內自在遊走的雄性樹獺「葉黃」。
偶爾會攀上網籠,與「葉橙」隔著網子「互嗆」,猶如另類的「網外對打」。
然而,場內的巨嘴鳥似乎完全不受影響,依舊自在展翅或低頭啄食,有時甚至「順手」吃掉樹獺的食物,或不經意擋住去路。
令人驚喜的是,雙方並未因此起爭執,反而呈現出 「互不打擾、和而不同」 的生活節奏,展現了自然界物種共享資源的真實寫照。
專屬巢箱與舒適環境
為了讓「蘇珊」與「葉橙」也有獨立的休憩空間,保育員特別增設了樹獺專用的 「巢箱」,冬季時將提供保暖加溫。
目前雖然天氣仍然炎熱,樹獺較少進入巢箱,但常能在枝幹、藤蔓甚至網架上發現牠們以「大毛球」的姿態垂掛小憩。
(圖/臺北市政府)
遊客小提醒:尋找同框瞬間
當您下次來到穿山甲館,不妨駐足觀察。
不只是欣賞巨嘴鳥亮眼的羽色與飛翔姿態,也別忘了尋找躲在枝頭間的「攀爬高手」──樹獺。
或許就在某個角落,您能捕捉到牠們與巨嘴鳥 擦身而過的同框畫面,感受跨物種共居的溫馨氛圍。
臺北市立動物園持續透過環境豐富化與跨物種混群實驗,打造更符合自然生態的棲地。
讓遊客在觀察動物時,不僅看見多樣行為展現,也能體會生態共存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