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圖/臺中市動保處
教師走進動物之家!臺中研討會推動生命教育與動保理念
發布日期:9/13/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臺中市國民教育地方輔導團自然領域分團於 9 月 12 日在 動物之家后里園區 舉辦「動物保育相關議題研討會」及園區參訪活動。
此次活動不僅讓教師們近距離體驗動物照護,更期望透過結合動物保護教育。
深化教師對生命尊重的體驗,並將理念延伸到校園課程之中。
(圖/臺中市動保處)
后里園區三大核心:收容 × 教育 × 休憩
動物之家后里園區的改建以「認養轉運」、「教育宣導」及「觀光休憩」為三大核心。
臺中市動保處強調,園區不只是末端收容場所,更希望成為教育基地,從源頭改變社會對動物的態度與觀念。
此次研討會讓教師們藉由「親身走入收容所」的方式,看見犬隻照護的日常與挑戰,進而更深刻理解動保工作的努力與價值。
未來,這些體驗將化為教學能量,在校園中傳遞對生命的尊重與關懷。
跨領域思考:動保 × 性別平等 × 生命教育
活動開場邀請關懷生命協會教育主任林勃嚴,以「動物保育與性別平等」為題。
帶領教師們思考如何在課程中融入生命教育與性別平權,並結合動物保護的觀念。
這樣的多元連結,讓教育不僅止於知識傳授,更能引導學生反思人與動物的關係,從而培養更全面的人文素養。
隨後的園區參訪,教師們實地觀察犬隻照護流程。
體會收容工作背後的辛勞與責任,並進一步理解「從源頭減少流浪動物」的重要性。
(圖/臺中市動保處)
生命教育基地 × 社會共同責任
臺中市動保處指出,減少流浪動物的黃金三大原則為「立法」、「絕育」及「教育」。
后里園區正是以教育為核心,攜手各界推動跨域合作,讓更多人走進動物之家,透過親身體驗學習生命教育的價值。
動保處期望,園區不再只是收容犬貓的地方。
而能成為 教育與社會共學的場域,將動保理念向下扎根,讓動物與人類共享更友善的生活環境。
結語:把愛帶進校園,讓生命更有溫度
此次研討會與參訪,不僅是一次專業交流,更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實踐。
教師們所見所聞,將化為日後課堂中的言行身教,傳遞給下一代。
透過教育的力量,臺中市希望能打造一個動物與人類共好的溫馨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