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圖/臺北市政府
臺北市立動物園舉辦「動物慰靈祭」以感恩與祈福延續生命教育
發布日期:9/17/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圖/臺北市政府)
臺北市立動物園 今(2025)年 9月17日 與財團法人 臺北市木柵忠順廟 合作。
在園區內舉行「動物慰靈祭暨中元普度法會」。
「慰靈祭」作為臺北動物園延續百年的傳統,選在每年農曆七月中元節期間舉辦。
透過莊嚴的科儀緬懷過往動物,也藉此向園內動物與所有來訪的民眾祈福。
緬懷逝去的動物朋友
生命的到來與離去是自然的定律。
動物園同仁在日常中透過 專業照養、健康保健與生活品質管理,陪伴動物度過生命的每個階段。
然而在這一年,大家深愛的棕熊「小喬」、非洲象「美代」、白犀牛「犀敏」等動物相繼離世,帶來不捨與哀傷。
透過「慰靈祭」,動物園希望引導民眾與同仁學習面對生命無常。
將告別化為省思,將回憶化為能量,讓逝去的生命經驗成為成長與教育的重要養分。
(圖/臺北市政府)
生命教育的溫暖課題
「慰靈祭」不僅是一場儀式,更是 生命教育 的延伸。
它提醒人們珍惜與動物的相伴時光,理解陪伴的價值,也表達對動物無私陪伴的 感謝與祝福。
動物園期盼藉由這樣的儀式,讓社會大眾看見動物不只是展示對象,更是承載教育意義與情感交流的生命個體。
多元文化下的祈願
近年來,動物園持續尊重並融入多元文化,在不同信仰的儀式中尋求心靈慰藉。
今年特別邀請 木柵忠順廟 進行普度法會,以莊重而誠摯的方式。
感謝所有曾經在園區中生活過的動物──牠們是知識的啟發者,更是陪伴我們的「保育大使」。
這份慎重的祈願,象徵著對動物的懷念,也祝福園內所有生命——無論是動物或人們,都能平安健康、順遂圓滿。
(圖/臺北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