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臺南奇人帶路 「竹籠茨」藝師李養重現台江先民智慧建築
發布日期:7/4/2025
.jpg)
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今(2025)年推出「臺南奇人帶路」系列報導,邀請作家張耘書與鄭佩雯深入採訪各領域職人,挖掘在地生命故事,藉此呈現臺南人的生活態度與精神風貌,並引領遊客從不同視角認識城市角落,開啟一場結合文化與創意的深度旅程。
系列報導首篇聚焦安南區溪南寮的傳統建築工藝「竹籠茨(tik lóng-á tshù)」,這是台江地區早年為因應水患而興起的民宅形式。現年70餘歲的李養,自十歲起便隨父親李布學習竹籠茨技藝,是目前少數仍能依古法搭建竹籠茨的匠師,並於2022年獲登錄為臺南市「竹籠茨」工藝保存者。
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台江地區早年未築堤防,居民為躲避洪氾,在地發展出不打地基、便於搬遷的竹籠茨建築。其結構以磚塊墊高屋身,主體由竹材互榫接合,當大水來襲時,僅需敲除牆面,再穿竹為槓即可整屋搬遷,體現先民因地制宜的生活智慧。
觀光旅遊局長林國華進一步指出,竹籠茨講究的不只是技術,還融合了風水學與傳統民俗。從選材、榫接、格局配置,到依屋主生辰八字與座向決定尺寸與開工時辰,無不體現匠師對天地與人和的敬意。
李養表示,蓋竹籠茨不僅是建築技術,更是一場儀式與文化的傳承。他仍遵循古制,打造兼具結構穩固與文化內涵的傳統民宅。竹籠茨以奇數架數為格局,例如5架、7架、9架為主,配合風水與宗教儀式,包括上梁、動土等,步步講究。
{{AD20}}
觀旅局自3月起陸續推出「臺南奇人帶路」系列故事,鼓勵民眾透過職人眼光深度認識臺南,挖掘傳統技藝與文化美學。活動也結合一系列暑期觀光盛事,包括:
-
「2025臺南七股海鮮節」 7月5日至8月17日登場
-
安平馬公觀光交通船 7月8日啟航,串聯台南與澎湖雙城風光
-
「臺南總舖師四季辦桌」夏季場 7月13日於四草大眾廟開席,雙主廚無菜單饗宴重現紅桌文化
-
「2025臺南夏日音樂節–將軍吼」 7月19日至20日將軍漁港熱力開唱
市府歡迎民眾規劃夏日行程,深入臺南探訪文化職人,體驗一場從建築、飲食到音樂的城市盛宴。更多旅遊資訊可上「台南旅遊網」與「台南旅遊粉絲專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