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臺北市政府
2025臺北爵士音樂節盛大啟動「Jazz Everywhere」點亮全城律動
發布日期:9/2/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記者會啟動 全城迎接爵士氛圍
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與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共同主辦的「2025臺北爵士音樂節」於9月2日舉行啟動記者會。
宣布音樂節將自9月3日至28日連續近一個月盛大展開。今年主題為 「Jazz Everywhere 爵士無所不在」。
活動範圍遍及全市12個行政區,讓爵士樂走進街頭巷弄、文化場域,甚至大型戶外舞台,邀請市民在城市的每個角落感受爵士的驚喜與魅力。
啟動儀式現場貴賓雲集,包括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長陳譽馨、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執行長梁序倫。
副執行長鄧乃慈、匈牙利貿易辦事處副代表于靜、法國在台協會專員Ana VILLA。
以及策展人李承育、台灣鼓王黃瑞豐、音樂教父鮑比達等人,共同完成「臺北地圖點亮儀式」,象徵爵士能量即將在全城綻放。
(圖/臺北市政府)
打破框架 爵士走進生活
文化局副局長陳譽馨表示,今年的爵士音樂節不再侷限於傳統音樂廳,而是將音樂帶入社區與日常生活。
市民隨時都可能在熟悉的場域中,遇見一場意想不到的爵士驚喜。
北流執行長梁序倫指出,本屆音樂節兩大亮點為「更國際化」以及「走入城市角落」。
策展人李承育也補充,今年特別設計趣味集點遊戲,讓市民透過參與活動,一同踏上一場屬於臺北的爵士之旅。
三大主軸 活動遍佈城市
2025臺北爵士音樂節規劃三大主軸,展現不同面貌:
巷弄即興台 — 爵士就在轉角
延續培育新生代的傳統,透過Open Call徵選優秀團隊,在臺北經典與新興爵士場域登場。
包括 Blue Note Taipei臺北藍調、Sappho Live Jazz、迪士巷咖啡Dixielane、ONYX Jazz Club 等爵士愛好者熟悉的場地。
另有多元音樂空間加入,如女巫店、Rev-Now、Kahu Craft Beer Garden、SMEXY、Brickpapa等。
此外,還特別安排兩場「音樂講演會」,從文學、歷史到跨域視角,深入探討爵士的文化底蘊。
觀眾亦可參與「集點互動」,兌換限量紀念品,邊聽音樂邊探索城市。
(圖/臺北市政府)
爵士潮現場 — 歷史文化場域遇見爵士
走進七個具文化特色的空間,讓音樂與場域對話。
從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館的變形蟲爵士樂團情歌、到寶藏巖的跨界DJ演出。
再到新富町文化市場的街頭能量,以及臺北動物園的紐奧良風格遊行,音樂與場景緊密融合。
松山文創園區、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與關渡碼頭等場地,也將成為展現爵士風格的舞台。
北流主舞台 — 國際交流的音樂盛宴
9月26日至28日,北流戶外主舞台將連續三天呈現大型演出。
臺灣鼓王黃瑞豐、音樂教父鮑比達與國際重量級爵士樂團輪番登場。
匈牙利Loop Doctors的爆發力、Rémi Panossian Trio的法式細膩詮釋,以及壓軸的臺北爵士大樂隊。
泰國蘭實爵士大樂團、日本Blue Note Tokyo全明星爵士大樂團,將帶來氣勢磅礡的交響對話,為音樂節劃下最華麗的篇章。
(圖/臺北市政府)
一城爵士 全月共樂
本屆音樂節自9月3日起,規劃9場巷弄即興台、8場爵士潮現場、2場快閃活動與3天主舞台演出,讓市民從街角小酒館到城市地標,都能與爵士不期而遇。
以「Jazz Everywhere」為口號,今年的音樂節展現主題性、教育性、多元性與互動性,打造一場橫跨全城的音樂盛會。
更多活動詳情,請關注「臺北爵士音樂節」官方臉書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