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圖/教育部
2025幼兒美感教育國際論壇暨大師工作坊:探索美感教育與社會情緒學習的融合
發布日期:4/27/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張儷寶 整理報導
為了深入實踐教育部第三期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的核心理念——「美感即生活:從幼啟蒙,扎根生活,在地國際,永續實踐」。
國立臺南大學於2024年4月26日至27日舉辦了「2025幼兒美感教育國際論壇暨大師工作坊」。
此次論壇圍繞教育部最新公布的「社會情緒學習中長程計畫」,以「美感教育做為幼兒社會情緒學習的橋樑」為主題。
邀請了三位國際知名的幼兒教育專家,分享他們在實務經驗與研究領域的成果。
(圖/教育部)
大師工作坊:戲劇教育促進社會情緒學習
首日活動於4月26日開幕,澳洲格里菲斯大學的Dr. Julie Dunn主持的大師工作坊吸引了眾多師生參與。
在這一系列的戲劇活動中,參與者不僅學習戲劇扮演的基本運作方式,還探討了如何將戲劇教育應用於社會情緒學習。
Dr. Dunn在專題講座中將分享一系列實用的教學範例與策略,幫助教師設計有助於幼兒社會情緒發展的課程,促進學生的情感表達與溝通技能。
藝術的多重語言:社會情緒發展的藝術方式
來自美國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Dr. Stephanie Sanders-Smith。
則以「藝術的一百種語言─支持孩子的溝通表達與民主合作」為題,引用杜威的教育理念,深入探討了全人教育的真正意義。
她提出,師生應將社會、情緒和認知發展融入日常生活的教學中,並通過行為與藝術的多元語言。
實現自由而有秩序的對話,進一步培養幼兒的溝通與社會情緒技能。
(圖/教育部)
圓桌論壇:東西方視角下的美感教育
4月27日的圓桌論壇由來自香港教育大學的譚寶芝博士擔任與談人。
論壇中,她將與會者引入兩個在地的幼兒美感案例——國立嘉大實小附幼的「日日上演的扮家家」與南投縣炎峰國小附幼的「惦草鞋墩打潮鞋」。
從東西方的視角共同探討美感教育作為幼兒社會情緒學習的方法。
這一討論將有助於拓展與會者對美感教育未來可能性的新視角。
教師經驗分享:跨國文化交流中的美感教育
此外,來自「2024教育部美感教育教師國際參訪」的傅麗珍園長等四位教師。
將以「西班牙文藝之美的啟發與融合運用」為題,分享如何通過與藝術作品的對話,提升幼兒的美感經驗。
尤其是巴塞隆納Escola Auditori幼兒園的經驗,展示了兼具美感與學習價值的幼兒教育空間,探索建築美學與藝術文化如何應用於幼兒園空間規劃中。
(圖/教育部)
國際對話激盪出教育火花
教育部強調,本次國際論壇和大師工作坊不僅展示了美感教育的豐碩成果,還希望通過國際間的對話與交流,激發理論與實踐上的新思維。
美感教育不僅是藝術教育的一部分,更是促進幼兒社會情緒發展的重要橋樑。
教育部將持續投入資源,支持學校在課程中融入更多元文化與藝術元素,創造友善的學習環境,為孩子們的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
更多論壇資訊,歡迎訪問美感教育資源整合平臺:https://aew.moe.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