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屏東環保局啟動「靜化家園」行動,聯合稽查+科技執法,還給縣民安寧日常
發布日期:8/24/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為了守護縣民的生活品質與環境安寧,屏東縣政府環境保護局持續展開「靜化家園」行動。
透過多管道稽查及科技輔助,全力打擊各類噪音污染來源,讓縣民在日常生活中,真正享有寧靜與安心。
環保局提醒,噪音除了干擾作息,更可能造成心血管疾病、焦慮與壓力,長期影響健康。
因此,噪音防制不只是環境議題,更是關乎全民生活的重要工程。
(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體驗噪音稽查 教育從小扎根
20日,環保局特別邀請幼兒園小朋友參與「噪音體驗課程」。
孩子們透過電子琴、直笛等樂器發出不同音量的聲音,由稽查人員現場示範如何量測噪音。
讓大家以簡單又有趣的方式了解噪音檢測與稽查流程,從小建立尊重安寧的觀念。
多元噪音來源 全面管制
環保局指出,噪音來源多樣,舉凡:
- 卡拉OK擴音設備
- 工廠機械與營建工程機具
- 廟會及民俗活動
- 改裝車輛高分貝排氣聲
都列為稽查重點,依《噪音管制法》,只要超過規定音量標準,即屬違規。
環保局依據人口與土地使用現況劃設管制區,並針對 日間、晚間、夜間 制定不同標準,確保各時段的生活安寧。
至於動物叫聲或民眾喧嘩等不易量測的聲音,則由警察機關依相關法規查處。
(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環警監合作+聲音照相 科技稽查更精準
為提高稽查效率,環保局與警察局、監理站共同展開「環警監聯合稽查」,針對改裝車輛進行攔查與現場噪音量測。
若發現排氣管非原廠或未經認證,將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開罰900至1,800元。
若音量再度超標,最高可依《噪音管制法》裁罰3,600元。
此外,屏東縣也導入 「聲音照相」科技執法系統,針對噪音車輛進行全天候監控。
當分貝值超過標準(速限50公里以下:86分貝;50至70公里:90分貝),系統會自動錄影、拍照,成為後續取締的重要證據。
(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培訓專業人力 裁罰件數大幅提升
為強化執法能量,環保局今年已培訓30名噪音檢測人員,提升專業檢測與執法精準度。
根據統計,近五年每年噪音陳情案件約1,000件,而裁罰數則從109年的76件,增加至113年的489件。
罰鍰金額更從19萬元提升到144萬元,顯示執法力度逐年加強。
對於屢勸不聽的違規者,環保局將依法開罰最高18萬元,並持續追蹤複查,確保噪音問題獲得改善。
熱線通報 一起守護安寧
環保局呼籲,若民眾發現噪音污染情形,可撥打:
- 環保局陳情專線:08-7351928
- 縣民服務專線:1999
- 全國公害陳情專線:0800-066666
並提供詳細地點與時間,環保局將立即派員稽查量測。
(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縣府承諾 打造「靜」好宜居城市
屏東縣長 周春米 表示,維護縣民安寧是縣府責無旁貸的責任。
縣府團隊不僅透過環警監聯合稽查強力取締噪音車,也積極導入科技執法。
並針對工廠、營業場所、民俗活動等噪音源加強管制。
就是希望讓「寧靜」成為屏東的日常,為縣民營造安心、舒適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