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治水再升級!屏東萬巒排水改善工程動工,守護居民安全打造防洪韌性城鄉
發布日期:10/27/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為徹底解決萬巒鄉東山路、沿山公路185縣道周邊及吾拉魯茲部落、萬金營區一帶的長年淹水問題。
屏東縣政府積極爭取中央支持,成功獲得2.92億元經費。
推動「185縣道40K+100處易淹水區排水改善工程」及「萬金排水3K+122~3K+961護岸新建工程(含橋梁改建)」兩項重大治水計畫。
21日舉行開工典禮,縣長周春米以「治水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為題,宣示縣府將持續守護居民安全,打造更具防洪韌性的幸福城市。
.jpg)
(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開工典禮當天氣氛熱烈,許多鄉親到場參與祈福儀式,縣長周春米、立法委員徐富癸及地方民意代表一同為工程揭開新篇章。
居民紛紛表示:「這一天等了好久!希望以後颱風大雨來,再也不怕家門口變小河。」
現場洋溢著溫馨與希望的氛圍,也象徵地方多年心願即將實現。
周春米縣長指出,萬巒鄉部分地區因地勢低窪、排水系統老舊,豪雨期間常發生嚴重積淹水情形。
尤其赤山村與沿山公路交會口是交通要道,一旦淹水即影響居民通行與安全。
萬金排水區則因橋梁過低、渠道未整治,導致吾拉魯茲部落及萬金營區周邊屢受洪患威脅。
這次兩項工程的推動,不僅將有效改善積水問題,更能強化整體防洪系統,全面提升居民生活品質與安全。
其中,「185縣道40K+100處易淹水區排水改善工程」獲經濟部水利署核定總經費1.91億元,工程內容包含新設截流導溝、分洪箱涵與滯洪池等設施。
.jpg)
(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滯洪池設計更導入保水與生態友善理念,兼顧防洪、景觀與自然保育,實踐永續治水的理念。
而「萬金排水3K+122~3K+961護岸新建工程(含橋梁改建)」總經費1.01億元,整治長度達1,056公尺。
包含新建箱涵217公尺、半重力式護岸839公尺,並改建2座橋梁(無名橋2與泰成橋)。
完工後可有效降低水位壅高與溢淹風險,提升排水效率與結構安全。
立法委員徐富癸也表示,185縣道不僅是串聯屏東山海觀光的重要命脈,更是地方居民的生活主軸。
多年來地方深受淹水困擾,他自任內起便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與支持,如今終見成果。
他強調,面對極端氣候帶來的挑戰,中央與地方唯有持續合作、優化排水系統。
才能讓治水工程真正發揮長遠效益,為地方發展與民眾生活安全提供最堅實的保障。
.jpg)
(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屏東縣政府表示,治水是一場長期而細膩的工程,縣府將持續以專業、負責與關懷的態度。
讓每一次改善都更貼近民心,為萬巒及周邊地區打造安心宜居、永續防洪的幸福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