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林邊香草莢:光電與農業雙贏,獲得「ITI國際風味評鑑所」3星獎
發布日期:3/5/2024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屏東林邊鄉的陳錦超和吳麗珠醫師不僅是執業的牙醫師,更是對家鄉熱愛的鄉親。
為了愛護土地、發揮家鄉潛力,他們歷經五年努力,在光電板下成功種植香莢蘭,並獲得2024比利時ITI國際風味評鑑所頒發的最高三星獎。
屏東縣長周春米也對此表示祝賀,並向全國鄉親介紹這一高級香料的國際認可。
陳錦超醫師和吳麗珠醫師表示,種植高經濟作物是他們的理想和目標。
自從民國98年莫拉克風災後,屏東縣政府積極推動養水種電,但早期在光電板下種植有機蔬菜效益不佳。
直到106年,桃園農改場在雲林發表農電共生試驗作物期間,發現香莢蘭適合生長於光電板下的半遮蔭環境,陳錦超醫師和吳麗珠醫師便與向陽農業生技公司合作,在林仔邊種植了香莢蘭。
{{AD}}
經過四年的努力,他們在110年有了第一年的收成,雖然產量遠低於預期,但在111年成功收成550公斤,112年更達到產量高峰,共產出1500公斤的香莢蘭青豆筴。
屏東所產出的香草莢具有高品質,香草醛含量平均可達2.2%,高於國際A級品平均的1.8%,且價格高達每公斤425美金。
這項成就得益於許多人的幫助,包括農改場的博士、環保團體和外籍師生。
吳麗珠醫師希望這個成功案例能成為農電共生的典範,並為未來的綠電發展提供啟示。
屏東縣政府也將繼續支持農業與綠能的結合,並期待更多的光電農業奇蹟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