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屏東原鄉創業計畫:達魯法樂可可工坊推動食農教育與永續發展
發布日期:4/28/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屏東縣的達魯法樂可可工坊,來自賽嘉部落,利用草生栽培法種植可可樹,並且實踐無農藥、無化肥的自然農法。
這個致力於永續農業的團隊,獲得了屏東縣政府勞動暨青年發展處的募資輔導,成功募資後,將資金投入推動食農教育。
並開展與部落族人及當地學童的合作,帶領他們認識可可產業,並且提供身心障礙者參與工作。
達魯法樂團隊立志打造原鄉部落的可可村,並傳遞永續發展的價值。
(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屏東縣政府的支持與創業輔導
根據勞青處的介紹,屏東縣政府自去年起推行群眾募資輔導計畫,旨在幫助創業團隊將創意實現並上架募資平台。
讓當地的創業者能夠與全球接軌,跟隨SDGs永續發展目標的潮流。
這項計畫不僅提供創業者3萬元的實作獎勳金,還進一步提供了包括專業輔導在內的各項資源,支持他們的創業之路。
在這個計畫的幫助下,達魯法樂可可工坊順利完成了募資,並利用這些資金進一步推動食農教育與可可產業的發展。
他們與屏東智慧農業學校合作,讓學童親身體驗可可的種植與製作過程,進一步了解食物從土地到餐桌的過程,並打破了「巧克力很甜」的傳統印象。
食農教育與部落合作
在達魯法樂的可可園中,團隊積極進行生物多樣性保護,並強調與土地的共生關係。
他們期望學童能夠從小培養對土地的認識與尊重,與土地建立深厚的情感聯繫。
透過參訪與體驗,學童了解從可可樹到巧克力的製作過程,並品嚐純粹的巧克力。
這些活動不僅提升了食農教育的價值,也讓學童對於當地農業和可可產業有了更多了解。
(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支援身心障礙者,創造包容性工作環境
達魯法樂可可工坊還致力於幫助部落中的身心障礙者融入工作市場。
團隊與「礙微笑手作烘焙坊」合作,讓身心障礙者參與可可豆的曬乾、挑選、以及製作可可手工餅乾等工作。
這不僅為他們提供了穩定的工作機會,也讓他們能夠學習新技能,提升自我價值與社會認同。
思樂本表示,這樣的工作機會能幫助身心障礙者找到生活的目標,並消除部落中對他們的刻板印象。
未來展望:可可村的夢想
達魯法樂團隊在未來的規劃中,將在部落內設立可可工坊據點,讓更多的客人能夠走進部落,親身體驗從土地到餐桌的過程。
這不僅能提升部落農人的認同感,還將讓更多的人了解原住民文化以及可可產業的美好。
達魯法樂表示,他們的最終目標是創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原鄉部落,可可村將成為部落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持續推動創業與資金支持
勞青處強調,屏東縣政府不僅致力於支持地方文化與環境永續的發展,還積極協助創業者獲取更多資源與機會。
除了創業輔導計畫外,縣政府還推出了青創貸款利息補貼計畫,最高可貸200萬,並且提供3年免利息的貸款,幫助更多創業者勇敢追夢,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
這些創業計畫不僅提升了部落的經濟,也讓更多人了解並參與到當地的文化和永續發展事業中。
屏東正在以實際行動打造一個更加繁榮、包容、與世界接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