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高美館提供
當代視覺新奇想!高美館《眼球世代藝術奇譚》邀您一起探索數位原生世代的創作密碼
發布日期:7/15/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你是否還記得那些年,深夜裡沉浸於電玩世界的興奮時光?
或是最愛的動漫故事如何在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高雄市立美術館全新展覽《眼球世代藝術奇譚》正帶領大家重溫這些記憶。
(圖/高美館提供)
此次展覽攜手13組在地藝術家,以熟悉的動畫、漫畫及電玩元素為語彙,巧妙轉化為獨樹一幟的當代美學風格,呈現數位原生世代的視覺奇蹟。
展覽即日起至10月19日,在高美館101至103展覽室熱情展出,歡迎大家共襄盛舉。
高美館代理館長林羿妏指出,這次展覽是「美術高雄」系列的第三檔重要展出,依循「大南方多元史觀」的策展理念。
深入發掘高雄的獨特城市氣質與多元文化魅力。
展覽聚焦1980年代以後出生的數位原生藝術家。
探討ACG(動畫、漫畫、遊戲)文化如何影響新世代藝術創作,並透過與資深藝術家倪再沁、李明則的作品交流。
(圖/高美館提供)
串聯不同年代的視覺語言,反映臺灣視覺文化的演進脈絡,同時回應高雄在地的文化背景,為大南方藝術展開前瞻而充滿想像的視野。
此次《眼球世代藝術奇譚》集合了多位高雄「眼球世代」藝術家。
包括張騰遠、黃法誠、丁柏晏、官孟玄、張恩慈、林慶芳、林佩穎、張致中、走路草農/藝團、張程鈞、阮永翰等青年創作者,以及經典前輩倪再沁與李明則。
(圖/高美館提供)
展覽透過三大主題——〈科幻焦慮與當代末世寓言〉、〈喧囂圖像↔內在風景〉及〈以媒介作為在地意識〉,編織出多元且豐富的當代高雄視覺對話。
展覽亮點包括張騰遠的虛構角色「鸚鵡人」,帶來新作〈夢境驗光〉,呈現視覺與想像的交錯。
黃法誠則以〈快打旋風〉融合90年代經典電玩與當下社會氛圍;丁柏晏的短篇漫畫〈Eleven〉在夢境與現實間游走。
官孟玄〈Views from the Zoos〉系列以溫暖筆觸隱喻人與社會的距離感。
同時,林慶芳以童年記憶中巨大的尪仔標喚起溫馨回憶;張恩慈的〈無限重播〉則從迪士尼公主電影汲取靈感。
林佩穎用拼貼創作表達內在童趣與呢喃;倪再沁〈超超扁平〉系列反映日本動漫與普普藝術的巧妙對話。
(圖/高美館提供)
李明則歷時七年完成的巨幅史詩畫作〈走自己路的〉,揉合大眾與在地文化,展現其獨到的藝術視角。
其他精彩創作還包括張程鈞以漫畫語言書寫故鄉林園情感,張致中帶來黑白志怪風格漫畫〈歌百工:外出取材〉。
走路草農/藝團的新作〈超級菱角〉則以可愛的像素風呼應農業歷史;阮永翰的〈聑蝶文教基金會〉打造奇幻生物「聑蝶」的觀察基地。
(圖/高美館提供)
展覽中特別設置閱讀書區,結合藝術家私房推薦與高雄市立圖書館國際繪本中心合作,精選繪本與漫畫,期望觀眾在閱讀中找回自己的圖像記憶與共鳴。
高美館表示,《眼球世代藝術奇譚》不僅展現了跨世代藝術家對當代文化的敏銳觀察。
更希望與觀眾一起,在熟悉又新奇的視覺語彙中,喚起深刻的個人記憶,體驗這份既親切又陌生的當代「眼球」經驗。
(圖/高美館提供)
歡迎您親臨高美館101-103展覽室,與我們一同感受這場視覺饗宴!
詳細資訊請持續關注高美館官網(www.kmfa.gov.tw)及社群平台Facebook與Instagram「高雄市立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