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圖/高美館提供
高雄市立美術館KSPACE呈現《跨越海洋》,菲裔美籍藝術家古皮特首展,聚焦離散記憶與島嶼文化
發布日期:9/22/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高雄市立美術館 KSPACE高雄實驗場。
將於 9月20日 推出菲裔美籍藝術家 妮可萊・布恩迪亞・古皮特(Nicolei Buendia Gupit) 個展《跨越海洋》(Tawid Dagat)。
本次展覽將呈現藝術家自2021年以來的 15件代表作品,以她跨文化的生命經驗為基礎。
探討移動族群的記憶旅程,以及氣候變遷對島嶼社群的深遠影響。
透過雕塑、錄像、裝置、繪畫與手工造紙等多元媒材,觀眾將被邀請「跨越海洋」。
進入一場關於身份、土地、價值與記憶的深度對話。
( 高美館KSPACE新展《跨越海洋》展出古皮特15件代表性作品。圖/高美館提供 )
跨域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高美館館長 顏名宏 表示,KSPACE一直是展現實驗性與開放性的城市創意平台。
《跨越海洋》是高美館首次與 駁二藝術特區「藝術家進駐計畫」 攜手合作的重要展覽。
不僅串連高雄具代表性的藝術文化場域,更象徵跨域對話與國際交流的新篇章。
顏名宏指出,古皮特在駁二駐村期間,曾深入訪談台灣的菲律賓移工。
並將這些故事融入作品中,藉由藝術探討 移民身分、全球資本主義、氣候議題與島嶼文化 的互動與衝擊。
從南方視角出發,古皮特的創作進一步擴展至全球,帶來對多元身份與文化價值的再思考。
作品亮點:遷徙記憶與文化修補
展覽中將展出多件首次亮相的作品,充滿動人細節:
- 〈好運〉:以一只敞開的行李箱為核心,展出由紙張、風乾黏土與顏料再製的物件。
象徵移工在異鄉的生活痕跡與情感寄託,成為遷徙記憶的有形載體。
- 〈也許可能〉:靈感源於駐村經驗,透過編織與纏繞漁網的行動。
轉化為一種對 家族離散與文化流失 的回應,呈現修補與傳承的藝術實踐。
除了這兩件作品,還有 13件全新創作 將首次於高美館展出,讓觀眾感受古皮特作品中強烈的情感能量與社會關懷。
( 高美館KSPACE新展《跨越海洋》展場一隅。圖/高美館提供 )
展覽資訊與國際支持
本次《跨越海洋》展覽由 高雄市立美術館 與 駁二藝術家進駐計畫 共同主辦,並獲得 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高雄分處 支持。
展覽不僅展現藝術家對個人生命經驗的回應,也彰顯藝術在當代社會中的公共性與參與性。
- 展覽時間:2024年9月20日 – 11月9日
- 展覽地點:高美館地下一樓 KSPACE高雄實驗場
更多資訊可參閱高美館官網(www.kmfa.gov.tw),或追蹤「高雄市立美術館」臉書及Instagram專頁。
結語
《跨越海洋》不僅是一場藝術展覽,更是一段關於遷徙、記憶與文化的感性旅程。
古皮特以多元媒材編織跨越地域的故事,讓觀眾在作品之中,看見土地與身份背後的深刻連結,也感受到藝術溫柔而有力的力量。
( 高美館KSPACE新展《跨越海洋》展場一隅,圖為古皮特作品〈也許可能〉與〈好運〉。圖/高美館提供 )
( 高美館KSPACE新展《跨越海洋》展場一隅,圖為古皮特作品〈颱風倖存者〉。圖/高美館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