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圖/臺北市政府
臺北市教育局攜手產學合作,推動AIoT教育,培養未來科技人才
發布日期:5/10/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為了讓人工智慧與物聯網(AIoT)技術進一步扎根於台灣的高中職教育。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積極與臺灣師範大學跨域科技產業創新研究學院的林政宏教授及瑞昱半導體攜手合作。
舉辦了「AIoT主題工作坊」,目的是幫助高中職教師提升在AIoT領域的實作與教學能力。
這項合作計劃旨在進一步發展高中職科技領域的課程品質,並加強教師在科技領域的專業素養。
實作導向課程,強化教師技術與教學能力
此次工作坊的核心在於實作,讓參與的教師能夠親自操作瑞昱半導體提供的Ameba82邊緣運算平台,並從環境建置、資料收集、AI模型訓練到邊緣部署的每一個步驟,全面體驗AIoT應用開發的流程。
這項課程的設計,由臺師大的專業教師團隊精心規劃,結合理論與實作,確保教師能夠將所學的技術帶回學校,並有效地應用到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瑞昱半導體特別免費提供了「Ameba82開發板」和AI模型範例,這不僅為教師提供了實作工具,也為未來產學研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未來,教育局希望能夠攜手更多的產官學研機構,共同推動AIoT教育資源的共享與發展,並通過教師工作坊或認證機制,為更多的學生提供科技素養的培養機會。
(圖/臺北市政府)
AIoT技術在課程中的應用,啟發學生創新思維
教育局指出,AIoT智慧聯網技術是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
藉由簡單易懂且操作性強的課程設計,學生能夠輕鬆學會如何利用人工智慧(AI)與物聯網(IoT)技術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能提升學生的科技專業素養,還能將科技應用與實際生活情境緊密結合,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新技術。
教師們也在工作坊中學習到如何引導學生進行創新專題開發。
例如,學生們能夠利用所學,設計出計算機、零錢辨識、課堂打瞌睡辨識、快速訂便當以及轉角防止衝撞辨識等有趣的專題作品。
這些作品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激勵了教師將學習動機與競賽結合,鼓勵學生參與展覽與黑客松競賽,實現「以競賽激勵學習動機,以學習歷程代替評量」的教學策略。
預告暑期AIoT課程營隊,擴展產學合作的深度與廣度
這次合作不僅是「STEAM及新科技發展辦公室」跨出產官學研合作的重要一步,教育局也在此基礎上宣布。
將在暑假推出一系列的「AIoT帶狀課程營隊」,並與臺師大繼續合作,共同培育師資,開發「高中職新科技學程」的課程內容。
這不僅能解決科技領域教師不足的問題,也能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最新的全球科技應用趨勢,並激發他們對AI和物聯網技術的學習興趣。
此次合作計劃將不僅有助於提升教師與學生的科技素養,更能讓學生從中探索並發展他們在未來產業中的潛力,為台灣的科技轉型與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