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圖/國立屏東大學提供
串聯青春與地方活力——屏大USR「大學、高中與地方的三重奏」成果展溫馨登場
發布日期:5/25/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圖/國立屏東大學提供)
屏東大學USR搖滾社會力計畫,於114年5月25日在永勝5號舉辦溫馨熱鬧的「大學、高中與地方的三重奏」成果展。
本次展覽不僅展現了屏大USR「搖滾社會力:永續發展的在地創新與人才培力計畫」過去一學年的師生實踐成果。
也特別呈現與東港高中、屏科實中合作的多元交流成果,讓大學、高中與地方三方攜手,擦亮屏東地方創新與教育的璀璨火花。
跨域課程 激發在地創新能量
屏東大學USR「搖滾社會力」計畫設有「社會企業與公益創新學分學程」,跨越5大學院、8個學系,由21位專業教師共同開設36門跨領域課程。
最大特色在於強調「場域實作」,學生不僅在教室中學習,還走入社區,實地田野調查、口述歷史、村落記錄,甚至編輯議題刊物與製作紀錄片。
透過實作經驗,學生將課堂所學與地方需求結合,培養出學用合一的實踐力。
本次成果展精采呈現校內外的實作項目,如學生自主規劃「咚咚咚,後村『跳』起來」——萬丹後村社區跳鼓陣田野紀錄,以及「民間文學」課程於東港的文化踏查與議題實踐。
同時,也展示與社會企業「枋寮大地小學堂」的合作成果。
每一個專案都蘊含著學生的用心,傳遞出對地方的認同與創造力。
(圖/國立屏東大學提供)
高中攜手共學 拓展在地深耕
除了大學與社區的連結,本計畫更拓展至高中端。
東港高中與屏科實中成為本次展覽的亮點合作夥伴。
中文系黃文車老師攜手東港高中推動「東港學」與文學實作課程,讓高中生不僅學習地方知識。
也創作出《澎湖師鬥溫王爺》繪本、《夢想之網:小海的海洋奇遇記》等具本地特色的文化產品,展現青春活力與文化創意的完美結合。
屏科實中則與文化創意產業學系古淑薰老師及陳佳琪老師,透過問題導向學習與設計思考,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地方議題,結合永續發展理念。
學生們以專題方式探討青年返鄉、食農教育、原住民族語傳承等重要主題,逐步累積地方知識,也增強對社會參與的自信心。
大學、高中、地方 三方攜手前進
此次成果展,特別強調大學課程與社會場域的無縫銜接。
社會發展學系陳馥瑋老師帶領學生參與萬丹三年一科媽祖繞境,田野紀錄鼓陣文化,並於校內外展演。
「民間文學」課程則深耕東港,啟動地方人文實踐,激盪出「小小迎王日布書」、「王船拼圖模型」等豐富成果。
這些行動不僅保存地方文化,也促進青年對家鄉的認同感。
屏東大學USR「搖滾社會力」計畫,始終秉持將大學資源、社區場域和在地人才緊密結合,讓學習成為服務地方的美好旅程。
現在,這份熱情已從大學向下延伸至高中,未來將持續擴大影響力,讓更多年輕人投入地方實踐,攜手為屏東創造溫暖而具永續力的未來。
(圖/國立屏東大學提供)
出席貴賓名單:
- 屏東大學校長 陳永森
- 東港高中校長 侯淑禎
- 屏科實中校長 陳志偉
- 屏科實中教務長 簡聿成
- 屏科實中教學組長 陳佳琪
- 屏大大武山社會實踐暨永續發展中心主任 吳品賢
- 屏大USR搖滾社會力主持人 邱毓斌(社發系主任)
- 參與教師:陳馥瑋(社發系)、黃文車(中文系)、林育諄(社發系)、古淑薰(文創系)、江欣樺(社發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