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登山熱潮席捲國人,醫生警告攻登高山務必注意這點,否則性命恐難保
發布日期:2/4/2024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登山成為越來越多台灣人的休閒活動,不少人將挑戰百岳視為個人目標,因此,投資於登山裝備成為許多登山愛好者的重要課題。
然而,當登山過程中遇到意外,除了完善的裝備外,擁有自我救援的技能也同等重要,根據「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的規範,進入特定管制的山區,領隊及隊員必須具備基本的緊急救護技能並持有相關證照。
不過,近期多起登山事故揭示了一個事實:不是所有登山者都具備這些必要的技能和認證。
高山醫學專家高偉峰醫師強調,平地發生的意外在高山上同樣可能發生,但山上缺乏醫療設施,意外發生時往往無法立即得到醫療援助,這時候,自我救援的能力便顯得尤為重要。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建議,每個人都應該掌握基本的緊急救護技能,這不僅是可學習的基礎技能,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這些基本救護技能包括但不限於止血、包紮、固定傷口等,台灣山區常見的虎頭蜂、蛇類咬傷,甚至是吃東西噎到或使用火源時不慎燙傷,都需要有相應的緊急處理知識。
{{AD}}
特別是高山症,這是台灣登山活動中最常見的風險之一,尤其在海拔2500公尺以上的高山地區,例如合歡山等,高山症的風險顯著增加。
高偉峰醫師指出,高山症是可以通過適當的預防和緊急處理來避免致命風險的,強調除了購買裝備,提升自救能力同樣重要。
此外,隨著越來越多台灣人前往日本、南韓等地旅遊,可能會在山區進行滑雪或其他雪地活動,值得注意的是,每增加300公尺海拔,紫外線強度就會比平地增加約5%。
在雪地活動時,如果沒有採取適當的眼睛保護措施,如佩戴太陽眼鏡,可能會導致雪盲症,這是由於雪地反射的紫外線強度是草地的25倍。
因此,具備緊急救護能力不僅對登山者至關重要,對於從事任何戶外活動的人來說都是必要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