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圖/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
2025年全球網路安全日 | 共同創造更美好的網路環境
發布日期:2/11/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張儷寶 整理報導
每年的2月11日是全球網路安全日,旨在提升大眾對網路責任的關注,並推動更安全、包容和健康的數位生態。
今年的主題是「共同創造更好的網路」,該活動由歐盟於2004年發起,至今已有超過180個國家參與。
如何善用網路資源,並使其成為親師生的重要課題,成為了本次活動的核心。
親子引導,建立健康的網路使用習慣
隨著短影音平台的崛起,社交媒體逐漸成為重要的資訊來源。然而,這也帶來了資訊過度娛樂化與不完整的挑戰。
教育部特別提醒家長,應透過陪伴與引導,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網路使用習慣,提升數位素養,理解短影音內容的核心,並且認識其中所傳遞的價值觀。
儘管短影音娛樂性十足,但許多內容都是「精心設計的演出」,這要求我們教育孩子具備批判性思維,避免盲目接受不完整或誤導的資訊。
家長也可與孩子共同訂立3C使用規範,例如設定每日使用時間限制,並多參與線下活動,如體育運動、學習樂器或語言,增強人際互動與思考能力。
此外,全家可以規劃「無3C時光」,這不僅能增進親子關係,也有助於促進身心健康。
教育資源,培養正確的數位態度
為了協助家長與教師教育學生如何正確使用網路,教育部在「中小學資訊素養與認知網」網站設置了專門的短影音專區,提供豐富的資源。
這些資源幫助學生了解網路的本質,並培養正確的網路使用態度。
通過正向的看待和使用網路科技,學生可以將網路視為學習和成長的最佳夥伴,而非陷入無窮的數位困境。
社交媒體的心理影響與應對策略
過度使用社交媒體可能會引發自我價值感的動搖。
特別是學生群體在過度關注「讚數」或「追蹤數」時,可能因此感到焦慮,甚至出現情緒低落的情況。
隨著社群焦慮的蔓延,我們需要重新審視網路內容對個人心理和價值觀的影響。
雖然短影音的興起提供了便利的資訊傳遞方式,但它也對我們的媒體素養能力提出了挑戰。
因此,無論是家長、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將網路視為學習與正向交流的平臺,並共同努力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數位環境。
讓我們一起攜手,為孩子們營造更健康、安全、包容的網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