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圖/臺北市政府
2025臺北兒童月:自主探索與親子學習的樂趣
發布日期:4/27/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張儷寶 整理報導
2025年的臺北兒童月以「自主探索FUN遊臺北」為主題,推出了一系列精彩的親子活動,讓孩子們在探索中學習,家長們與孩子共同成長。
今年的活動亮點之一是首創的「城市探索解謎活動」,在13個場館中,根據各場域的特色設計了一系列探索體驗。
吸引了大量家庭參與,截至4月20日,參與人次已達1萬6,030人次。
活動的壓軸大戲於4月26日(星期六)在臺北流行音樂中心盛大舉行。
市政府副市長林奕華與教育局湯志民局長一同啟動了象徵學習啟航的「齒輪裝置」,點亮了在場每位孩子的童心。
(圖/臺北市政府)
多元活動引領自主學習與親子互動
林副市長在活動中提到,今年的活動繼續延續「翻轉上下課」的理念,讓孩子們能夠規劃自主學習,學習的主導權交給孩子自己決定。
在維護學生及校園安全的前提下,學校與家長共同努力,鼓勵孩子們在課堂外也能積極參與各類親子學習活動。
每個周末,學校和社會教育場館,如動物園和圖書館等,均有精彩的親子系列活動,幾乎每一場次都已額滿。
豐富的舞台表演與互動體驗
本次兒童月活動的舞台區內容多樣,包含與富邦文教基金會合作的親子電影放映。
以及音樂劇《虎姑婆和他的朋友》,無獨有偶的《飛躍世紀》,以及天馬戲創作劇團的《蟲蟲探險家》等精彩演出。
來自臺北市各級學校的優秀團隊也帶來了充滿活力的演出,為現場觀眾呈現了一場視覺與聽覺的盛宴。
此外,活動的外圍區域設有各式有趣的互動體驗,包括獨角偶戲的近距離互動、曬書活動、臺北市立圖書館的閱讀書車,還有充滿寶藏發現樂趣的小樹二手市集。
更有科技感十足的AR/VR互動體驗,由Live House D提供,讓孩子們在探索科技的過程中,玩得開心學得快。
(圖/臺北市政府)
探索學習與永續發展
主廣場上,特設了24個以SDGs(可持續發展目標)為主題的探索學習攤位,像是來自胡適國小的「胡適茶海實驗室」。
孩子們可以在此了解軟水與硬水的區別,並學習如何利用這些知識,了解兩種水質對包種茶的影響,並結合水質教育與海洋保護意識。
在鱟攤位,現場參觀的王同學感慨道:「現在的鱟越來越少,之前在金門還能看到一些,但現在只有金門的鱟保育區和基隆海科館才可以見到它們。
我覺得復育鱟非常重要,我們應該積極保護它們,因為它們的棲息地遭到破壞,無家可歸。」
這樣的活動不僅啟發了孩子們對自然保護的熱情,也讓他們更加關注物種的保護與生態永續。
學生創意與公益行動的展示
另外,來自「微夢想旅行」特優團隊也在南港高中展示了他們的成果。
陽明山國小的學生們結合藍染、樂樂棒球和公益理念,展現了他們的學習成果及對社會的關懷行動。
這些活動不僅提供了孩子們展現自我創意的舞台,也讓他們學會如何將學習與社會責任相結合,從小培養關懷社會的情感。
(圖/臺北市政府)
結語:開放式學習與親子互動的未來
2025年臺北兒童月的成功舉辦,無論是自主學習的推動,還是親子間深度互動的增進,都為孩子們創造了豐富的學習經歷與美好回憶。
這些活動不僅鼓勵孩子們發揮創造力、探索未知,還使家長和孩子共同參與、共享成長的喜悅,讓臺北市成為孩子們學習、探索與成長的最佳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