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圖/教育部
教育部推動「正向心理健康」計畫,培養學童健康快樂成長
發布日期:4/29/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自110學年度起,教育部國教署為了增進學童的身心健康,將「正向心理健康」列為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健康促進的主要推動議題。
此計畫以「健康幸福」為核心理念,透過五正四樂的健康生活型態,致力於培養學生的積極心態,讓他們在學習中快樂成長。
五正四樂,打造快樂學習環境
「五正」指的是正向情緒、正向參與、正向關係、正向意義和正向成就,這些元素旨在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並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另一個關鍵概念是「四樂」,包括樂動、樂活、樂食和樂眠,這不僅鼓勵學生保持身體健康,還提倡心理的愉悅與平衡。
(圖/教育部)
多元資源支持教師教學
為了協助教師將正向心理健康和五正四樂的概念融入課程,國教署委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開發了一系列的教材和工具。這些資源包括桌遊、學習單、懶人包等多元教材。
例如,國小版桌遊《幸福945》和國高中版的《幸福Give Me 5 健康4ever》不僅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正向心理健康,也能增強他們的情緒管理與社交技巧。
此外,《幸福有GO力》學習單和《五正四樂》圖解懶人包,也幫助教師更輕鬆地將這些概念融入日常教學中。
各校積極推動,讓正向心理健康深入人心
各縣市學校積極推動正向心理健康計畫,並根據本地學生的需求設計課程活動。
例如,桃園市的茄苳國小為一年級學生設計了課程模組,通過繪本故事和互動遊戲幫助學生認識情緒、學習與同學和諧互動。
雲林縣育仁國小則鼓勵學生畫下心中的正向小語,並設計「正向心理健康小卡」,將這些作品作為宣導品,廣泛推廣正向心理健康。
新北市的自強國中創建了「感恩留言板」和「愛心分享區」,讓學生學會主動關心同學,並分享自己的物品,營造了一個友善的社交氛圍。
彰化縣國聖國小則舉行了「正向之星」選拔活動,讓學生互相選出學習榜樣,並通過桌遊學習情緒管理和正念思維。
還設計了親子學習單和集點活動,鼓勵家長與孩子一起支持正向心理健康的發展。
(圖/教育部)
政府與社會共同努力,創建幸福校園
台北市雙園國小則以創作陶板作品拼接,打造了「正向心理牆」,讓學生用自己的畫作表達情緒和生活感受,讓正向心理健康成為學校環境的一部分。
國教署表示,將繼續與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合作,結合各界資源,進一步深化正向心理健康的推動。
並透過「大手拉小手健康齊步走」的活動,促使學校、家長、學生及社區共同參與,攜手創建充滿正向力量的幸福校園,為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打下堅實基礎。
這一系列的正向心理健康計畫,將幫助學童在學習中獲得更多的快樂與成就。
讓他們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不僅擁有健康的身體,還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為自己、為社會貢獻更多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