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圖/臺北市政府
低碳上學新風潮!臺北市教育局推出「減碳日記」 打卡養成綠色通學習慣
發布日期:10/12/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為響應《臺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推動學生在日常中實踐減碳行動。
臺北市教育局在「親師生平臺/酷課APP」推出全新功能——「減碳日記」。
即日起至 114年12月31日,同步舉辦「減碳打卡養成記」活動,鼓勵學生記錄每日通學方式。
不僅能掌握自己的減碳成果,還能累積 G寶石 兌換好禮,讓綠色行動成為校園生活中最自然的習慣!
綠色通學 × 樂趣打卡 讓減碳變得更好玩
凡就讀臺北市公私立高中(含)以下學校的學生(不含幼兒園)。
只要使用「臺北市校園單一身分驗證帳號」登入酷課APP,進入「減碳日記」功能進行每日打卡,就能立即累積自己的通學減碳量。
活動期間內,打卡滿15次即可獲得5G寶石,可至「獎勵商鋪」兌換多項精美獎品,包含天文館票券、特色文具及多元生活好物。
此外,教育局特別攜手交通局加碼提供 600份7-ELEVEN電子禮券,數量有限、送完為止,鼓勵更多學生以行動支持永續生活!
操作簡單又有趣 即時看見自己的綠色成果
「減碳日記」功能以簡單、直覺的操作介面設計,學生只需選擇每日通學方式(如步行、自行車、公車、電動汽機車等)。
系統便會自動換算出相對應的 減碳量,並以圖表方式呈現在個人帳號中。
不論是學生、家長或教師,都能透過此功能清楚看到每天的減碳紀錄,進一步提升對 環境永續與碳中和概念 的理解與認同。
這項設計讓「減碳」不再只是抽象的環保口號,而是每位學生都能親手參與、即時感受的行動。
(圖/臺北市政府)
從「減碳存摺」到「減碳日記」 強化學生自主參與
早在113年,臺北市即率先推出學生版「減碳存摺」,已有近 5萬名學生 參與,透過數位學生證搭乘大眾運輸累積減碳數據,成果亮眼。
而全新的「減碳日記」則更進一步強調「自主參與」的精神——
讓學生不只是被動參與環保活動,而能主動選擇通學方式、記錄行動、觀看成果,培養從自身出發的低碳生活態度。
透過結合獎勵機制與任務設計,學生不僅能體驗「為地球做一件小事」的成就感,也能在過程中深化對環境教育的實踐與理解。
教育局:從小扎根永續意識,打造低碳智慧城市
教育局強調,永續發展必須從日常生活開始培養。
未來將持續透過「親師生平臺/酷課APP」,結合數位科技與教育創意。
讓減碳成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並鼓勵家長與學生共同參與環保行動。
教育局期望藉由這項計畫,讓孩子們在學習與成長的過程中,培養對地球的關懷與責任感。
為臺北打造出一座 智慧、低碳、永續共榮的綠色城市。
結語|從一個打卡開始,讓永續成為生活日常
每天的上學路上,只要多走一段路、少騎一次車,就能讓城市的天空更湛藍、空氣更清新。
透過「減碳日記」,學生不僅能記錄自己的行動,更能親眼見證「小改變帶來的大影響」。
讓我們一起在每一次通學打卡中,為地球寫下一頁最真實的減碳日記,讓永續從校園開始,溫暖延伸到整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