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圖/臺北市政府
北市率先推動 AI 素養教育,打造跨域學習新未來
發布日期:9/7/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王秉程 整理報導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因應生成式 AI 的快速興起,率先全國推出 AI 素養教材。
積極將人工智慧與資訊倫理、跨領域課程結合,推動多元應用的教學計畫。
不僅如此,教育局也補助所屬學校積極參與教育部「中小學校人工智慧教育計畫」。
其中 北一女中與民生國中雙雙榮獲 113 學年度績優學校,展現出在課程研發與學生專題成果上的優異成績。
(圖/臺北市政府)
北一女中:AI 導論課程培育跨域人才
北一女中資訊教師黃芳蘭指出,學校透過多元選修課程開設「人工智慧導論」。
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帶領學生掌握監督式學習、非監督式學習及深度學習等核心概念,並延伸至生成式 AI 與 App 開發。
學生在完整學年度課程中,已能熟練使用 Python、Teachable Machine、App Inventor 等工具,並將知識應用於專題發想與生活情境解決。
例如:
- 訓練專屬 AI 模型
- 協助家人設計 Python 程式進行病情預測
- 製作短片介紹 AI 名人與 DeepFake 技術
這些成果充分展現了學生的 問題解決力、跨域創造力與溝通表達能力,顯示北一女中 AI 教育的扎實成果。
民生國中:AI 創新應用與國際交流
民生國中高敏慧校長則分享,學校由資訊組長主動號召資訊科技與英語教師,共同設計跨領域課程。
涵蓋 「AI 基礎」、「AI 創新應用」及「實際操作」。
學生學會將 AI 技術應用於語音辨識、圖像辨識、數據分析、雲端運算與資料標註等領域。
更特別的是,學校推出 「AI 筆友計畫」,引導學生運用 AI 工具與海外夥伴學校互動交流。
不僅提升了語言能力,也實踐了以科技連結世界的教育精神。
學生的回饋熱烈,顯示這些課程成功激發了學習動機,並達成跨域教學的目標。
(圖/臺北市政府)
教育局展望:科技與人文並重
教育局表示,未來將持續投入資源推動 AI 教育,提供各校教材、課程素材。
並融入 科技人文關懷 與 法規知識,讓學生在學習新興科技的同時,能具備正確的價值觀與應用態度。
藉由 AI 素養教育,學生不僅能夠面對未來科技挑戰,更能善用人工智慧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