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圖/教育部
57位特教英雄閃耀舞台,教育部表揚卓越特殊教育人員
發布日期:9/17/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王秉程 整理報導
教育部於 9月16日 舉辦 114年卓越特殊教育人員頒獎典禮,現場氛圍溫馨而隆重。
教育部長 鄭英耀 與臺南市市長 黃偉哲 特別親臨致意,向全國特教人員獻上誠摯祝福與感謝。
典禮共表揚 57名優秀特教人員,並有近200名教育界人士與家長齊聚,為這些長年默默付出的教育夥伴喝采。
(圖/教育部)
教育政策革新 持續完善支持系統
鄭英耀部長致詞時,特別感謝每一位特教老師及相關人員的奉獻,並強調教育部持續推動特殊教育革新與修法。
未來幾年,將逐步 調降特教班生師比,預計增聘 2,550名特教教師;同時透過補助計畫,協助地方政府進用正式特教教師。
此外,教育部也規劃 再增置1,600名月薪制助理員,並建立 時薪制助理員久任加給制度,確保人力充足與穩定。
另一項令人振奮的消息是,長達三十多年未調整的特教職務加給。
在教育部積極爭取下,行政院已核定自 115年2月起調增為2,800元,這是對特教人員辛勞最直接的肯定。
典禮主題 心懷熱忱 夢想開花
今年典禮以「心懷熱忱耕特教 夢想開花耀生輝」為主題。
象徵特教人員長年用心澆灌,讓特教學生的夢想萌芽綻放。
在眾多獲獎者中,有來自偏鄉與離島的特教老師、融合教育的推動者。
長年守護學生的助理員,也有以自身生命故事激勵孩子的教育者。
他們的努力,都是臺灣特教領域最動人的篇章。
(圖/教育部)
動人的教育故事
- 陳婉忻老師(澎湖縣馬公國小):長年服務於偏鄉與離島,推動融合教育並研發跨縣市教材,將資源送到最需要的角落。
- 楊博如老師(新北市景新國小):自身是聽障者,卻以「引路人」自許,陪伴孩子突破限制,實踐「障礙不等於限制」的信念。
- 陳如凡老師(臺南市崇明國中):用同理與陪伴降低特教生焦慮,並推動成立「情緒及行為問題專業支援團隊」,協助學生適應校園。
- 張芷榕老師(桃園市立桃園高中):推動融合教育、開發適性教材,並以臺灣手語倡議平權,讓每位學生都能被理解與支持。
- 劉大文輔導員(輔仁大學):以理解與接納為核心,整合校內外資源,幫助特教學生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
- 林細澤助理員(臺北市立特教學校):服務特教學生長達31年,不斷自我進修,以專業和耐心陪伴每一位孩子。
榮耀背後的價值
今年的 57名獲獎人員,分布於全臺各級學校與教育單位:大專校院4名、特殊教育學校5名。
高中職10名、國中小及幼兒園36名,以及教育行政人員2名。
他們的共同點,都是以愛、專業與堅持,讓特教生獲得更多機會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