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圖/教育部
以創新職涯輔導計畫,引領學生開創未來職涯
發布日期:2/16/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王秉程 整理報導
在現今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人工智慧、大數據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這樣的趨勢也讓職涯輔導課程與活動不斷推陳出新。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今年推出的「大專校院推動職涯輔導補助計畫」,大力支持學校與業界的合作,幫助學生規劃職涯藍圖。
今年,共有61所大專校院獲得補助,開設81個項目,其中有32個專注於人工智慧領域,幫助學生開啟嶄新的職涯之路。
多元的職涯輔導方案,讓學生找到職場方向
銘傳大學、致理科技大學與靜宜大學等學校,連續五年(110-114年)獲得補助,積極參與這些職涯輔導計畫。
特別是銘傳大學,從初期的1萬多名參與者,至今已成長為超過6萬人次,顯示出職涯輔導計畫的成功與影響力。
計畫的參與者中,94%的學生表示這些活動對他們的職涯發展有很大幫助。
最初只有傳播學院參與,隨著計畫的推動,銘傳大學已將這些活動擴展至國際學院。
管理學院、觀光學院等四大學院,充分體現學校對職涯輔導的高度重視與支持。
學校希望能夠引領更多學生,在未來的職涯道路上找到更清晰的方向。
(圖/教育部)
跨領域融合,讓學生提升競爭力
銘傳大學透過跨單位整合校內的行政、教學等資源,精心設計了一系列職涯輔導課程與活動。
這些課程不僅融入了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提供的職涯輔導教材,還安排了職業興趣測驗。
企業參訪、全英語培訓、實習機會以及多元化的工作坊,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職業興趣與能力。
此外,學校也鼓勵學生結合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興科技,讓他們能在未來的職場中,掌握更多的實務應用,提升競爭力。
這樣的跨領域學習,使學生們在各自的專業領域中,獲得了更為廣泛的實踐經驗與應用能力。
學生分享:從迷茫到清晰的職涯藍圖
銘傳大學廣告暨策略行銷學系的四年級學生張晨榆,曾經因為學科的多樣性感到迷茫,不知道該如何選擇職涯道路。
在參加了生涯規劃通識課程後,他開始思考未來的方向,並進一步參與職涯研習營。
通過兩天的專案企劃撰寫、溝通表達訓練,他不僅提升了自己的實戰能力,還在過程中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更令人驕傲的是,張晨榆在參與「UCAN就業職能平臺」的過程中,除了協助同學探索職業興趣外。
他也自我發現了自己的職業目標,並順利進入理想的廣告公司創意部門實習,為未來的職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113年的職輔心得競賽中,他更是勇奪全國第一,這樣的成就也證明了職涯輔導計畫對學生的實質幫助。
(圖/教育部)
鼓勵學生提早接觸職場,實踐職涯夢想
銘傳大學積極推動職場見習計畫,鼓勵學生在就學期間接觸職場,了解實際的工作環境與職業發展。
學校不僅安排了業界專家的講座與工作坊,還設計了實習機會,讓學生能夠逐步認識職場,提升職業技能與競爭力。
(圖/教育部)
走向未來,開啟職涯新篇章
隨著114年度職涯輔導計畫的啟動,各大專校院將陸續開展各種豐富多元的職涯輔導活動,協助學生規劃與實踐職涯夢想。
這些課程與活動不僅能幫助學生發掘自我潛力,還能夠為他們打開更多的職業機會,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更多詳細資訊,請參閱「青年職涯輔導資訊平臺」(http://mycareer.yda.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