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圖/教育部
教師走進生活本土,國教署攜手館所推出特色課程添能量
發布日期:9/14/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教育部國教署攜手文化部、內政部所屬館所與國立臺南大學團隊,共同推動「本土教育人才培育系列課程」。
課程以「生活本土」為核心主軸,運用豐富的館藏資源,設計出一系列充滿趣味與實務操作的研習活動。
期望讓國中小教師更深入理解臺灣歷史、文化、產業與自然生態,並將多元文化素養帶入課堂。
114 年度課程規劃與 11 個館所合作,將辦理 56 場研習,預計吸引約 3,000 人次教師參加。
(圖/教育部)
從香氛到魚丸 實作體驗激發教學靈感
為了增進教師對臺灣本土文化的實際感受,課程設計別出心裁:
- 植物香氛體驗:帶領教師萃取植物精華,調製成天然精油,認識香氛與生活的連結。
- 羊乳酪實作:學習農場元素如何巧妙融入課程,啟發食農教育與戶外教育的創新思維。
- 食品探究:從魚類挑選、食品添加物到魚丸製作,展現營養學與食品化學知識,並連結產業發展、動物福利與環境永續的理念。
融入生活故事 拓展文化視野
課程也從日常經驗出發:
- 以豬腳骨特徵探討動物年齡與生命故事,甚至連結運動傷害的案例。
- 藉由紙芝居(紙戲)創作,體會表演藝術在臺灣歷史與廟會文化中的重要角色。
這些設計不僅讓教師們收穫知識,更開啟了將「生活故事」化為教學素材的無限想像。
(圖/教育部)
擁抱數位工具 體驗創新教學
為順應數位潮流,課程運用數位繪本、典籍與 3C 載具,將館藏中的動植物、人文歷史資源轉化為互動式學習。
透過戶外走讀與實境解謎,帶領教師探索城市發展脈絡,認識物種多樣性與文化軌跡,讓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碰撞出新火花。
教師回饋熱烈 本土教育更有深度
許多參與的教師表示,這些課程不僅啟發了教案設計靈感,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對臺灣文化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教師們認為,未來能更有自信地將本土文化價值帶進課堂,讓學生在學習中自然培養熱愛與尊重鄉土的情懷。
(圖/教育部)
政府持續推動 打造多元文化教育平台
國教署感謝各合作館所及臺南大學團隊的用心規劃,讓課程兼具深度與趣味。
未來將持續推動此計畫,並鼓勵更多教師參與,善用生活化的教學素材,將臺灣多元文化價值融入教育。
想掌握更多最新活動訊息,也可以追蹤 Facebook 粉絲專頁 「我的本土。你的時尚」!